历史建筑测绘痛点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建筑特色,防止大拆大建,2019年,住建部启动了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年底前完成全部任务,形成统一标准“一幢一册”的档案,建成历史建筑数据库并联网。
区别于一般的测绘项目,古建需要测量的数据非常多。传统的古建测绘方式中最常用的就是用卷尺或测距仪在现场单点测量,直接拉尺测量各类尺寸,并绘制草图标记,最后回办公室根据草图CAD制图。但存在较多痛点,主要有四点:
1、单点测量与数字化存档&建模之间的矛盾。
2、传统作业效率低与紧张的时间表之间的矛盾。
3、需要更多人力配合与作业成本之间的矛盾。
4、重量沉、时间漫长与测量人员劳动强度之间的矛盾。
此外,由于爬高抵近测量还需要搭脚手架,存在着人身安全风险;接触式测量也可能破坏现状。
而常见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虽然可以解决传统方式的第一个痛点——单点测量劣势,但是基本都体积大、质量重、扫描时间长、需要的测量人员多,其他痛点仍有心无力。测绘单位都在寻找一种更高效、更便携、更安全的作业方式。
徕卡RTC360三维激光扫描历史建筑测绘解决方案应时而生,满足了人们对高效、智能、精准、便携的作业方式的想象。
徕卡RTC360历史建筑测绘解决方案
方案项目应用
概况和作业准备
某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处古代建筑,占地约600余平方米,需要“一幢一册”测绘,进行数字化存档和平立剖等绘图。
先进行作业准备和规划,包括控制点分布、站点分布、扫描路径、扫描分辨率等。
外业数据采集
徕卡RTC360设置中等密度,开启拍照模式,单站作业1分51秒。无需对中整平、放稳即测,降低了使用难度,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自带IMU和VIS视觉惯性导航系统,在数据采集中,就已经完成不同站点间的全姿态参数计算,以及距离、方位角的计算,实现点云自动拼接。
徕卡Cyclone Field 360软件可手机&平板远程控制扫描仪作业并实时显示拼接效果,查看工作进程,还可以距离量测,添加标签,添加图片声音等超链接。此次共采集19个站点数据,用时50分钟。
图1、徕卡RTC 360在扫描作业
点云数据处理
徕卡Register 360中,只需要一键导入,就可导入已拼接完成的点云,是真正的全自动高精度拼接。进而一键发布为TruView、LGS等格式点云成果。
图2、扫描站点地图
图3、古建点云
成果输出
·三维存档浏览文件
LGS文件是数据高度融合的点云格式文件,包含三维点云、5级曝光的HDR全景照片、注记标签、图片声音超链接等。它可以在本机或者企业云、局域网内,用查看器直接打开进行三维浏览与全景查看,也支持网页浏览与共享。还可以在徕卡Cyclone 3DR、徕卡CAD软件中直接打开、使用。
图4、高清全景照片
·线画图
徕卡CloudWorx for CAD是第三方软件AutoCAD的插件,可以在CAD中直接读取LGS点云,实现海量点云瞬时加载、渲染。插件还有更多功能,实现点云切片、快速绘图。
图5、切片绘制平面图
图6、二层平面图
图7、剖面图
方案优势
·高效
徕卡RTC360扫描速度可达每秒200万点,单站数据采集仅需26秒。缩短项目周期,降低成本。
·简单操作,自动拼接
一键式作业,快速上手,投入生产。只需一键导入点云处理软件,点云就可自动拼接。相比IMU的自动拼接,更精准、更可靠、更高效。
·海量数据,瞬时加载
基于CAD的点云插件,实现了海量点云瞬时加载。无论是几个G,还是几十个G的点云都轻松掌控,保证细节完整,绘图更方便。